麒麟操作系统(Kylin)入门-概论-信创
什么是“信创”?信创是信息化应用创新的简称,是指硬件(芯片、服务器等)和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一系列信息化创新技术。
“信创”发展史
信创概念起源于2006年,国家开始关注国内信息产业发展受阻问题,并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提出“突破制约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等一系列发展思路。
(1)1986-1992年,863项目启动,自主创新开始征程。
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两弹一星元勋”致信邓小平,提出全面追踪世界高科技的发展并制定中国发展高科技计划的建议和设想,3月5日邓小平亲自批准启动、由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负责,同年即调拨100亿人民币作为项目专项资金(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二十分之一)。
(2)1993-2005年,中软推出第一代基于UNIX为底层的国产Linux操作系统,浪潮研发SMP 2000系列服务器。
(3)2006-2013年,预研阶段,国家启动核高基01事项,标志信创的开始。
核高基就是“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的简称。是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与载人航天 、探月工程并列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4)2014-2016年,可用阶段,标志性事件为2014年海思智能电视SoC芯片研制成功并实现量产。
(5)2017-2019年,好用阶段,标志性事件是2017年,召开核高基重大专项第二批工程启动会。
(6)2020年开始,推广阶段,实现从芯片到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的信创生态初步构建,已具备规模化推广能力。
(7)2021年,《“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明确2022-2025年将开启新一轮数字经济建设周期。
2021年1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对我国“十四五”时期信息化发展作出部署安排,指出:到2025年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加快集成电路关键技术攻关,提高重点软件研发水平,协同优化计算机软硬件生态。
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出台的信创相关政策中,“十四五”规划及“十四五”专项规划类型政策最多,由此可见,信创在“十四五”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十四五”对信创发展起着较为重要的引导作用。
(8)2022年,9月底下发的79号文,全面指导国资信创产业发展和进度,要求所有央企+地方国企落实信创全替代,受益于信创概念,市场普遍认为,未来五年是“大信创”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空间广阔。
79号文的核心内容归纳如下:
全面替换(OA、门户、邮箱、纪检、党建、档案管理)
应替就替(战略决策、ERP、风控管理、CRM经营管理系统)
能替就替(生产制造、研发系统)
“信创”厂商
这里只列出其中几个厂商,非全部,如表1所示。(数据来自于2023年)
单位类别单位名称(不分先后)信创芯片厂商中国曙光、兆芯、海光信息、飞腾、龙芯中科、申威等信创存储厂商长江存储、同有科技、长鑫存储、兆易创新、深科技等信创云厂商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京东云、百度智能云等 信创服务器厂商华为、中兴曙光、中兴通讯、浪潮信息、中国长城等信创操作系统厂商统信软件、麒麟软件、华为鸿蒙、红旗软件、中科方德等信创数据库厂商达梦数据库、人大金仓、华为云、阿里云、亚信科技等信创中间件厂商 东方通、普元信息、中创中间件、宝兰德、南天信息等信创基础办公软件厂商钉钉、泛微网络、蓝凌软件、金山办公、万兴科技等信创企业管理软件厂商泛微网络、北森、劳勤、沃丰科技、司库立方、金蝶软件等信创工业软件厂商广联达、中望软件、华大九天、中控技术、广立微等信息安全厂商深信服、亚信安全、奇安信、腾讯安全、绿盟科技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