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司机 发表于 2025-4-20 11:23:36

麒麟操作系统(Kylin)入门-备份与恢复

什么是备份?

按照一定的备份频率创建数据副本的过程
为什么需要备份?

      如果磁盘意外故障,病毒,恶意软件等意外事件发生时,可能会造成丢失文件。如果未备份的话丢失的文件就很难找回了。如果定期备份文件或者系统,就可以很大程度了避免这些问题。
如何备份?

      备份的方式不止一种,可以自己编写脚本,也可以使用某些工具进行备份。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麒麟系统自带的“备份还原”。
备份还原

      注:注意自己的/backup分区的容量(要创建备份还原分区)。
概述

      “备份还原”用与对系统或用户数据进行备份和还原。该工具支持:新建备份点、增量备份;支持将系统还原到某次备份时的状态,或者在保留某些数据的情况下进行部分还原。
      备份还原有两种模式:常规模式,Grub备份还原。
      打开方式:在“开始菜单”中找到“备份还原”点击打开即可。如图1所示。


图1
常规模式

系统备份

      新建系统备份:将除/backup、/media、/run、/proc、/dev、/sys、cdrom、/mnt等目录外的整个文件系统中的数据(包含用户数据)进行备份。
      选择“新建系统备份”后,点击“开始备份”会弹出一个对话框,需要手动选择所备份系统的保存路径、填写备注信息(可选)。如图2所示。


图2
         点击确认后,系统查找备份还原分区是否有足够的空间来进行本次备份。若没有足够的空间,则会有 报错弹窗;若是空间足够,则会依次给出提示,按照提示操作即可,如图3所示。
      注:请勿在备份过程中使用机器(会有警告弹窗提醒此信息)


图3
      继续等待完成,如图4所示。


图4
      若/backup分区容量不足则会给出此警告信息,如图5所示。


图5
系统增量备份

      在一个已有备份的基础上,继续备份。
      当选择增量备份后,会弹出一个列出了所有备份的对话框,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即可。
系统还原

         “系统还原”可以将系统还原到以前的一个备份时的状态。
      因为“系统还原”是将系统还原到以前某个备份是的状态,所以必然会删除此备份节点之后变化的数据,请注意备份重要数据。
      点击“一键还原”后,若存在“有效备份”,则会弹出一个对话框,用于指定还原的备份点;
      若不存在“有效备份”,则会弹出一个警告窗。
      注:如果不勾选:“保留用户数据”,则会还原所有数据(包括用户数据)。
      如图6所示。


       图6
数据备份

      对用户指定的目录或者文件进行备份,功能与系统备份相似。
注:手册中有这么一段:“`` 、$()、;、&、|”等可以包含并执行系统命令或用于连续执行系统命令的符号加入黑名单,在备份前对要备份的目录名称进行判断,若包含有黑名单中的符号,则不允许进行备份。
      选择“新建数据备份”后,点击“开始备份”,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可以看到三个按钮:“添加”、“选择”、“确认”;单选列表:“本地默认路径”、“移动设备”;两个输入框:“路径信息”、“备注信息”;一个展示框。
      在“路径信息”输入框中填入相应的路径,点击“添加”按钮,此时我们填写的路径就会出现在上面展示框中;点击“选择”按钮,可以以相对友好的图形界面选择路径,同样使用“添加”按钮使之显示在展示框中。
      手动指定路径:在“指定路径”单选列表中根据需求选择。默认:本地默认路径。
      添加备注信息:在“备注信息”输入框中填入文字说明(可选)。
      这里备份桌面上的1.bash文件,如图7所示。


图7
      点击确认后,会出现一个弹窗,再次点击确认即可,如图8所示。


图8
数据增量备份

         “数据备份”也提供了“数据增量备份”功能。
      在某个数据备份的基础上,增加需要备份的数据。如图9所示。


图9
数据还原

         还原到某个数据备份时的状态,功能与系统还原类似,如图10所示。


图10
Grub备份还原

      开机启动系统时,在Grub菜单选择系统备份还原模式。
备份模式

      系统立即开始备份,屏幕上会给出提示。(相当于新建系统备份,也是需要备份还原分区空间足够)。
还原模式

      系统立即开始还原到最近的一次成功备份的状态,屏幕上会给出提示。 (相当于“一键还原”,前提是系统中存在备份)
扩展

tar命令

      在Linux中,tar命令是一个常用的工具,用于打包和解压文件。它预装在了麒麟系统当中,是文件操作标准工具之一。
      它能够将一组件和目录打包成单个归档文件,也可以从归档文件中提取出文件和目录。通过结合不同的选项,你可以在tar命令中实现广泛的功能。
      这里介绍常用参数和几个简单示例。
常用参数列表

参数功能-c创建新的归档文件(压缩)-x从归档文件中提取文件(解压)-f <文件名>指定归档文件名-v显示操作的详细信息-z通过gzip压缩归档文件-j通过bzip2压缩归档文件-C <目录>切换到指定目录--exclude=<模式>排除匹配模式的文件--list列出归档文件的内容--help帮助信息示例

      压缩文件,命令格式 tar -zcvf <压缩后文件名称> <要压缩的目录>,如图11所示。


图11
      解压文件,tar -zxvf<压缩包>,如图12所示。


图12
      解压文件 ,并将文件放到指定目录,tar -zxvf <压缩包> -C <目录路径>,如图13所示。


图1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麒麟操作系统(Kylin)入门-备份与恢复